許掾年少時,人以比王茍子,許大不平。時諸人士及於法師並在會稽西寺講,王亦在焉。許意甚忿,便往西寺與王論理,共決優劣。苦相折挫,王遂大屈。許復執王理,王執許理,更相覆疏;王復屈。許謂支法師曰:“弟子向語何似?”支從容曰:“君語佳則佳矣,何至相苦邪?豈是求理中之談哉!”
君子曰:大德不官,大道不器,大信不约,大时不齐。察于此四者,可以有志于本矣。
凡人之所以为人者,礼义也。礼义之始,在于正容体、齐颜色、顺辞令。容体正,颜色齐,辞令顺,而后礼义备。以正君臣、亲父子、和长幼。君臣正,父子亲,长幼和,而后礼义立。故冠而后服备,服备而后容体正、颜色齐、辞令顺。故曰:冠者,礼之始也。是故古者圣王重冠。
…相关:信素标记、穿越成救世主。、岁岁雪里、我和我同桌恋爱了、冬天的糖炒栗子、国木田独步的自我修养、恋爱感觉小短篇集锦、传说中的勇者、致我最亲爱的你(小剧场)、我才不是恶毒女配(快穿)
糁:取牛羊豕之肉,三如一小切之,与稻米;稻米二肉一,合以为饵煎之。
孟献子禫,县而不乐,比御而不入。夫子曰:“献子加于人一等矣!”
儒有忠信以为甲胄,礼义以为干橹;戴仁而行,抱义而处,虽有暴政,不更其所。其自立有如此者。
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