派派小说

繁体版 简体版
派派小说 > 六国卑秦,天降大军 > 第40章 第 40 章

第40章 第 40 章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嬴政带来的人大部分都去了咸阳,帮着营建新都。

蒙恬口中那个未来令天下豪杰趋之若鹜的咸阳,虽然他只用了寥寥数语来描述,却令嬴渠梁君臣心向往之。

当他们知道,他们正在修建的这座城池,未来竟会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之时,他们心中的激动不足为外人所道。

在那座尚未建好的都城中,嬴驷与六国国君以天下为局,展开了一场又一场博弈。

在那里,嬴荡稳坐王位,巩固疆土,毫不掩饰自己问鼎天下的野心!

在那里,嬴稷款待六国来使,觥筹交错间,掩藏着一个又一个杀机,宴席之外,他掀起一场又一场腥风血雨!

在那里,嬴子楚筹划了诛灭东周,攻韩、赵、魏,置三川郡、太原郡等事宜。

还是在那里,嬴政年少登基,步步为营,夺回大权,而后积蓄实力,鲸吞各国!

那是一座在战火中建立起来的都城,它的发展史也必然伴随着金戈铁马,阴谋阳谋,明争暗斗。

咸阳虽然还未正式开始建设,嬴渠梁却对那座城池充满了期待!

在营建新都的同时,嬴渠梁等人也未曾忽视军队的训练。

嬴政带来栎阳的十万大军中有三万精兵,如今,这三万精兵都跟着白起操练。

如王贲、蒙恬之类的将领也换上了小兵的衣服,跟在白起身边伺候他的饮食起居,顺带着跟白起学本事。

他们不知道他们能够在这个时空停留多久,也不知道他们还能与嬴稷和白起一行人相处多久,自然要抓紧时间向白起学本事,并向白起讨教攻灭六国之法。

与王贲和蒙恬一起的,还有嬴渠梁朝的两名将领。

他们几个一来,白起身边的亲兵顿时觉得自己的地位受到了严重的威胁——活都让这些将军们做完了,他们又该做些什么呢?这些人明明都是秦国的高级将领,为什么非要跑来跟他们抢活干?

白起也觉得让孝公朝和秦王政一朝的大将来服侍自己不合适。

他对王贲等人说:“同为秦国将领,你们与我是一样的。你们不必对我这般毕恭毕敬,反倒叫人不自在!我比你们经历的阵势多些,也只是比你们多几年经验罢了。你们要是有什么想问的,只管来问我,我必知无不言,言无不尽!”

王贲道:“武安君实在是太过谦虚了。我曾研究过您打的每一场战役,您那天才般的作战策略,有一些我至今都没有参透。可惜您没有留下什么兵法来供我们这些后世之人研究,如今,我好不容易有机会亲自跟在您身边学习,我为您做这些活计是应该的。”

“是啊。”蒙恬也跟着开口:“武安君只管把我们当您的弟子来对待。弟子服侍师长,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。”

连曾经参与灭国战的王贲和蒙恬在白起面前都是如此谦逊,嬴渠梁朝的两名将领就更是如此。

他们不像刚刚来到栎阳的王贲和蒙恬,他们已经跟在白起身边学习和观察了将近两年。

在这段时间中,他们越是与白起相处,便越是对白起的军事能力感到叹服。

他们清楚地看到了自己与白起这样的天才将领的差距,他们明白,自己终其一生,都无法达到白起这样的高度。如果他们不是秦公所倚重的将领,他们恐怕连接受白起指导的资格都没有。毕竟,在白起的军中,像他们这样的将领太多太多。

不过,他们没有灰心。天下间虽然有如白起一般耀眼的将星,可终究是普通人更多。

他们要做的就是尽可能提升自己,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到最好,如此,才算是没有辜负秦公对他们的倚重和信任。

往后,若是有更有能耐的将才来秦国投奔秦公,他们甘愿主动让贤。

正因为他们怀着这种心态,即使他们天资一般,白起也愿意将自己的用兵之道和作战思路掰碎了讲给他们听。

随后,当这两名将领发现新来的王贲与蒙恬两个后辈也比他们厉害的时候,他们也愿意不顾自己前辈的身份,虚心向两名后辈讨教。

他们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:“我们除了辈分比你们高之外,无论是用兵的能力,还是与他国交战的经验都不如你们。能有你们这样优秀的后辈,是我们的幸运。”

在这样的氛围之中,几人相处得颇为融洽。

平日里,这几名将领在白起的手下,跟着普通士兵们一起接受训练。

等到日常训练结束了,他们会与白起一起去校场加训,随后便是探讨用兵之道的时间。

白起在听说秦王政已经灭了韩国和赵国,将燕国打得半残,正在为灭魏做准备时,他对此事十分重视。

他向王贲和蒙恬详细打探了当时秦、魏二国的局势以及兵力部署情况,随后便在沙盘上拨弄了起来,模拟秦魏对峙的状况。

随后,白起便对王贲和蒙恬道:“这场仗不好打。”

“魏国国力已然衰落,可到底还有几分底子在。再者,大梁城有着极高的防御能力,你们若是想要强攻下这座城池,怕是要付出极大的代价。”

这还是建立在其他国家灭的灭,残的残,无力襄助魏国的情况下。

如果魏国还有其他援军,局势将变得更加莫测。

白起看向了嬴渠梁朝的两位前辈:“若是你们负责率军攻魏,你们会采用什么方式来对付魏国?”

显然,他是打算将秦王政一朝的“灭六国”之战拿来作为最近的教学项目了。

两位前辈知道,这算是白起对他们的一种考验。

他们又向王贲和蒙恬打探了一些消息,思忖了片刻,而后道:“我们会采取增兵的方式。秦王政命王贲和蒙恬率领二十万大军攻打魏国,这二十万大军并不是秦国全部的兵力。若能再增派二十万大军,我们便有把握直接围住大梁城,切断大梁城的供给。如此一来,等到大梁城中的国君和将士们坚持不下去的时候,大梁城便会不攻自破。”

这两名将领的打法稳扎稳打,但中规中矩。

按照他们的打法,秦国固然能赢,可最后要消耗多少粮食就不清楚了。与其说,这是在拼秦魏二国的军事实力,不如说,这是在拼秦魏二国的国力。

成倍的士兵聚集在大梁城,与魏兵打消耗战,势必会消耗秦国的国力,并延缓秦国攻灭楚国、燕国和齐国的步伐。

但凡有选择的余地,秦王政都不会同意这么做。

白起这般想着,没有立刻对这二人的打法做出点评。

只见他转向了一旁的王贲和蒙恬:“若你们率领二十万大军,久攻大梁城不下,你们又会选择怎么做?”

蒙恬想了想,道:“一直与魏国僵持着,总不是个事儿!我会试着率领一支精兵,借着大军的掩护趁乱突围,杀进大梁城中,活捉魏王假。只要魏王假降了,魏兵自然也就失去了与我秦军抗争之力!魏国如今将才凋敝,我有六成把握能将此事办成!”

诚然,这么做风险极高,可收益也极大。一旦成功,秦军便不需再与魏军继续虚耗下去。

王贲则盯着沙盘看了好半晌,开口道:“大梁城距离黄河极近,若是实在没有更好的方法,我会选择引黄河之水灌溉大梁。”

蒙恬的办法不失为一个好办法,但能不冒险,自然还是不冒险的好。

既然大梁城的地理位置对他们来说可以利用,他们有什么道理不这么做呢?

说完这番话,王贲便用崇拜的目光看向白起:“我的这个法子,还是跟武安君学来的。”

当初白起在攻打楚国时,也是采用水攻的法子,拿下了鄢城。

鄢城是楚国都城郢的屏障,失去了这道屏障,楚国便无力再对抗白起的大军。面对来势汹汹的白起大军,最终,楚顷襄王只得选择仓皇出逃,并将都城迁往了别处。

白起见王贲用崇敬的语气提起了自己先前的战绩,不由哑然失笑。

没有人能够讨厌一个对自己尊崇有加的人,白起自然也不例外。

王贲等人这般崇拜他,白起自然也对他们心存好感。

“不过,水攻之法定会导致大梁城内死伤无数。日后,魏国将被纳入我大秦的管辖范围中,这种方式,能不用,还是尽量不用。”王贲随即又道。

如果这是普通的攻城战,他才不会去考虑这些。可这是灭国战,现在他们打得魏国有多惨,在接手魏国之后,就要收拾多少烂摊子。王贲自然希望尽可能以更小的代价拿下大梁城,同时也拿下魏国。

白起一贯的作风是打歼灭战,即在战争中尽可能消耗掉对手的国力以及兵力。正因如此,他会毫不犹豫地用各种狠辣的手段歼灭敌军。

但王贲的顾虑他也能够理解。

作为将要一统天下的秦王政手底下的将领,王贲他们站在更高的位置上,他们的考量,自然与白起不同。

对于王贲的考量,白起也表示理解。他沉吟片刻,道:“孙子有言,‘上兵伐谋,其次伐交,其次伐兵,其下攻城’。若你们想以最小的代价拿下魏国,便该在战场之外的地方使力。”

“那魏王假是个什么样的人?他若偏听偏信,便想法子贿赂他所宠信的重臣,他若耳根子软,便派人在他耳边散步谣言,动摇他与秦国为敌的决心。他若与手底下的大将关系不睦,便动摇他和他的大将之间的信任。”

“能够在谈判桌上解决的问题,就不要拖到战场上来解决。即便你们法子都用尽了,魏王假还是不肯投降,也要即可能干扰他的判断,让他扯住魏军的后腿……”

王贲和蒙恬对于白起所提出的建议颇感兴趣。他们就着这个议题,与白起商讨了一阵儿,而后又向白起讨教了强攻之法。战场局势瞬息万变,事态发展究竟是否能如他们所愿还不好说,他们必须得同时最好几手准备。

嬴渠梁朝的两名将领在一旁听着白起与王贲、蒙恬的对话,也觉得受益匪浅。

白起提出的有些战术,他们眼下还不能领会其中的用意,他们却默默地记在了脑子里,打算事后再拿出来琢磨琢磨。

有了白起的调--教,嬴渠梁朝的将领和士兵们精神面貌都有了极大的变化。

在与白起军和王贲军同吃同住,每日一同操练的过程中,嬴渠梁朝的将士们也在逐渐向白起军和王贲军看齐。

而王贲军和白起军,在彼此的影响下,也有了细微的变化。

只是,由于王贲军和白起军相处的时日尚短,这种变化如今看来,尚不明显。

……

居住在咸阳城附近的黔首们,在朝廷的征召下,加入了修建秦国新都的行列之中。

这两年中,秦国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,又是变法,又是迁都的,让黔首们有些无所适从。

秦国朝廷以强硬的姿态从卿大夫们的手中夺走了他们的封地,并将这些地租赁给黔首们耕种。收税时,不通过卿大夫,而是直接向黔首们收税。

这项措施固然减轻了黔首们的负担,可严密的秦法条例,还是让他们有些喘不上气儿。

新法的每一条律令,看起来都不算十分严苛,但要让黔首们将每一条全部记住,然后做到,实在是太为难他们了。

有些条款,即使他们记住了,也很难不去触犯。

比方说,有人因为遭了灾,难以维持生计,打算去别的城池投奔亲戚。可他在没有获得凭证的情况下擅自行动,最终,那人与收留他的亲戚都挨了罚。

如果他想要通过正规途径去找他的亲戚,在亲戚那里生活一段时间,这很难。因为新法对农人做出重重限制的目的,就是要将农人约束在他们自己的土地上,不许他们随意流窜。

况且,按照新法的规定,在儿子成婚后,连父子都必须分家,又怎么可能会允许黔首们与自家亲戚住在一起?

除了想要找自家亲戚求助,却遭到处罚的农人之外,其他各行各业的人,也因为触犯律法而受到了处罚。

有工匠制造完朝廷要求他们生产的产品,按照以往的习惯制造了一些其他用得上的产品,以备不时之需。他们本意是好的,可因为他们在没有朝廷的诏书的情况下,就擅自制造其他器物,这自然是不被允许的。

一些应朝廷之召去为朝廷采矿的黔首,在采矿时两次被评为下等,同样被罚一甲。

有一些工匠在建墙时,不慎将可以用的立木与不可用的立木搞混,他们每错误标记一根立木,便要被罚二甲。

还有一些人,负责养牛、养羊,因为母牛母羊不生小牛小羊,他们也要被罚盾、甲……

种种规定和处罚措施,让黔首们身心俱疲。

他们平日里即使是丰收年间,家中也没有多少余粮。盾、甲对于大族之家或许不算什么,可对于他们而言,即使是搬空家里的东西,他们也未必能够凑出一副甲胄或盾牌来。

在一不小心就会触犯秦律的情况下,他们哪儿来那么多盾、甲可以赔给朝廷?

好在对于实在赔不出盾、甲的人家,官吏们暂时没有强制执行处罚。他们鼓励这些黔首在战场上奋勇杀敌,用战功来抵消这些处罚。

新的秦法虽然如此严格细致,但也不是全然没有好处。

来为黔首们讲解秦法的小吏说了,只要他们种田种得好,粮食产量达到一定的标准,他们就可以获得爵位——当然,标准定得比较高,对于普通人来说,只有在老天爷赏饭吃且他们自身又非常努力的情况下,才有可能做到。但老天爷究竟肯不肯赏饭吃,真的是个玄学。

相较于通过种田来获得爵位,在战场上获得爵位,似乎更容易一些,因为对于底层士兵而言,是按照斩杀敌人的数量来授爵的。而到了将领的层面,他们的功绩,就不是由杀敌数量来决定了。

虽然杀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对于没有精良甲胄和锋利兵器的底层士兵们而言,有时候几乎要以伤换命甚至以命换命,但这至少是他们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实现的。

上战场杀敌,风险虽然大,但收益也同样大。军功爵制给了他们一条向上爬的路。

军功爵自下而上,共分为二十级。

获得爵位之人不仅可以分得田地,还可以用爵位和战功来抵消他们家中之人触犯法律需要接受的惩罚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